日期:2025-07-22 08:55:40
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,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,甚至能信手拈来讲出个子丑寅卯来。但是,你们知道这“六出祁山”中的祁山究竟指的是哪座山吗?如今那片祁山地区发展得如何呢?
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具体位置,其实并不难确定。因为我国著名的祁山并不多,主要只有两处——甘肃祁山和湖南祁山两座山脉。
而在东汉末年,湖南祁山属于吴国的领土,并非蜀国或魏国控制的地区,且地处南方,诸葛亮北伐魏国时自然不会经过这里。再加上《三国志》等史书对祁山周围环境和地理位置均有较详细的记载,便于考证,因此祁山具体指哪座山并不模糊,不像岳飞《满江红》中提到的“贺兰山”,只有单一地名,考证难度较大。
综合史料和地理因素分析,诸葛亮六出祁山中的祁山显然指的就是“甘肃祁山”。
展开剩余72%甘肃祁山位于甘肃省礼县境内,具体在礼县东部,靠近西汉水北侧,距离县城不远,在当地诸县城中颇有名气。
不过,别看甘肃祁山名声较响,但它的面积其实不大。根据资料显示,甘肃祁山西起北岈,也就是如今的平泉大堡子山,东至卤城,即现今的盐官镇。整座山脉东西长度只有约50华里,约合25公里,和我国那些巍峨壮观的大山相比,甘肃祁山更像是一座不起眼的“小山丘”。
这座山唯一的亮点是其地势相当险峻。许多古代文献描述甘肃祁山时,都会用“连山秀举,罗峰兢峙”这样的词句,形容这里山峰众多且险峻陡峭,地形复杂难行,属于典型的险恶地势。
正因为如此,甘肃祁山自古以来被誉为“九州之名阻,天下之奇峻”,它是阻截陇右的重要咽喉之地,对蜀地的安全防护起着关键作用。
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在北伐魏国时,多次绕道或进军此地,因为这里是蜀魏双方争夺的战略要点,对蜀国防御意义重大。
可惜的是,“神通不及天数”,尽管诸葛亮鞠躬尽瘁,竭力挽救蜀国,但因整体国力悬殊,蜀最终难逃被魏灭的命运,祁山也随之沦为魏国领地。至此,“六出祁山”的传奇也画上了句号,祁山失去了昔日的风光,逐渐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脉。
那么,时隔千年,如今的甘肃祁山变成了怎样的景象呢?
与三国时期作为重要军事险关不同,如今的甘肃祁山早已脱去兵家必争之地的身份,转而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胜地。
据史料记载,南北朝时期,当时的统治者为纪念诸葛亮,在甘肃祁山修建了一座规模颇大的“武侯祠”,整个建筑分前、中、后三院,采用典型的歇山顶式结构。这里不仅供奉诸葛亮,还有关羽等蜀国名将陪祀,成为一处重要的纪念场所。
原本政府修建武侯祠是为纪念诸葛亮,然而诸葛亮的名望太大,受到了众多人的敬仰,武侯祠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百姓祭拜诸葛亮的主要场所,祁山因此闻名遐迩。
历代以来,许多文人雅士都曾到此游览、赏景、吟诗纪念诸葛亮。据统计,祁山武侯祠内存留有颂扬诸葛亮的文章、楹联5副,以及碑石20余通,是古代颇具盛名的文化游览地。
进入现代,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,祁山武侯祠更被打造成为国家重点旅游景区,国家不断投入资金对建筑进行修缮,还明确开放时间,将甘肃祁山塑造成了解三国历史的重要窗口之一。
虽然整体规模和影响力无法与三国时期的军事地位相比,但甘肃祁山如今的发展显然更加繁荣,年均旅游收入可观,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已远非当年那个兵家必争的祁山可比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